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与研究生谈找“问题”和论文修改
马来平
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文章,至今已经30多年,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也有20年了。诗圣杜甫说:“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1],多年来,关于论文写作的感悟和体会颇多。这里简要地谈以下几点:
一、一手材料出“观点”,二手材料出“问题”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中,历史人物的思想研究颇受学生们青睐。这与此类题目研究对象明确,材料相对集中不无关系。不过,要恰当利用材料,处理好材料与观点的关系,使论文达到一定质量水准,并非易事。就历史人物思想研究而言,所使用的材料通常分为一手材料和二手材料。两种材料各有各的用途,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一手材料出“观点”,二手材料出“问题”。
“一手”是指直接的、原始的、或者未经过任何修饰和未经他人转述的;一手材料,是指从亲身实践和调查中直接获得的材料。就历史人物的思想研究而言,是指以所研究历史人物的“原著”为核心的材料,即历史人物本人的著作、信函、档案材料、口述材料、遗物和碑刻等实物和出土材料等等。二手材料是指直接或间接地研究历史人物的一手材料所形成的专著和论文等材料。
先说二手材料出“问题”。写论文总是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在一个学科内,学术“问题”通常是指该学科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不同事实之间的矛盾、同一理论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等。具体说来,对于研究者,“问题”是指学界有分歧的观点、有差错的观点、研究不充分的观点和应该研究而没有研究的观点等。这些基本上反映在二手材料里,所以,应该主要到二手材料里去找。若脱离二手材料,单纯依靠一手材料找“问题”,将很容易因为对前人的研究心中无数,而做重复性研究;或者很容易因为对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缺乏继承,而选择低层次的问题做低水平的研究。常见一些人所做论文的“文献综述”不是紧扣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做成关于历史人物全面研究情况的介绍。结果,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从文献综述中导出,而是游离于文献综述之外,文献综述成了摆设。这种情况的发生,表明作者对二手材料出“问题”或对文献综述的作用缺乏必要的认识。
这里,有必要强调以下三点:①二手材料不可能自动出“问题”。学位论文的选题总希望能够填补空白,因此,表面上看,已有的二手材料与学位论文的选题无直接关系,可以忽略不计、不予理会。其实,历史人物的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个侧面的思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一定深深扎根于历史人物其他侧面的思想乃至其思想整体之中,除非被完全忽视了的历史人物。一般说来,历史人物思想的研究,没有绝对意义的空白。因此,对于那些历史人物“空白”的某个侧面思想的研究,仍然要坚持二手材料出“问题”,只不过不能依靠二手材料自动呈现“问题”,而是需要从二手材料的字里行间细心寻觅和辨认“问题”。②二手材料不可能轻易出“问题”。“问题”的寻找是一个探索性极强的过程,需要反复求证,最终才能将问题确定下来,所以,对于二手材料需要反复阅读与钻研,许多时候还要和一手材料交替阅读与钻研,不可能一蹴而就。③二手材料的量有基本要求。原则上,只有充分掌握了二手材料,才能够从中找到最有代表性或最重要的“学界有分歧的观点、有差错的观点”,才能够准确界定学界“研究不充分的观点和应该研究而没有研究的观点”,才能把问题找得准、找得好。
诚然,一手材料也能出“问题”,而且关于历史人物研究的“问题”归根结底根源于一手材料。这是因为,一手材料大都是思想性质的材料,二手材料往往是对一手材料所呈现的各种观点的品评、矫正、补充或完善。而且,有些被学界研究较少或从未被研究过的人物的有关“问题”,应当、也只能到一手材料中去寻找。此外,即便对于学界研究较为充分的人物,随着学术的进步、研究方法的更新和新材料的不断被发现,从一手材料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的可能性也是随时存在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说二手材料出“问题”?因为一般情况下,一手材料已被许多学者反复研究过了,欲从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难度较大。二手材料愈多的历史人物,从其一手材料里发现“问题”的难度就愈大。总之,研究历史人物,应当秉持二手材料出“问题”的原则,尤其对于学术功力不够深厚的青年研究生更是如此。
再说一手材料出“观点”。问题解决以后所得出的结论,即是“观点”。诚然,也常见许多“观点”是出于研究者的某种理论预设,但是,不论是研究结论还是理论预设,由于研究是针对历史人物进行的,所以关于某历史人物的所有观点,最终都应该得到该历史人物一手材料的支撑。质言之,“观点”与一手材料不能脱节,更不能冲突。常见一些研究生写文章是在二手材料里讨生活的。文章写出来了,却始终没有碰一手材料。例如,最近一位年轻人告诉我,他发表了两篇关于墨子科学思想的论文,我问他《墨子》一书读得怎样,他竟然说自己还一直没有读!这是不应该的。二手材料是别人关于一手材料研究的结果,而且,不少二手材料是转述他人关于一手材料研究的结果,甚至不知转了几道手。没有谁能保证形形色色的二手材料对于一手材料的理解是准确、到位的。倘若你所依据的二手材料是不可靠的,那么,你的研究不就成为建在沙滩上的房子了吗?为此,必须强调:在整个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钻研一手材料不仅是起点,更是重点。如果说对于二手材料最重要的是尽可能“搜集要全”的话,那么对于一手材料最重要的则是“钻研要透”。就是说,对一手材料既要通读,更要读通。
诚然,当我们主张一手材料出“观点”的时候,并不是说凡“观点”都一定出自一手材料。首先,二手材料也能出“观点”,只不过对于二手材料的“观点”,不可无条件地接受,需要进行批判性的审查。批判性审查的判据,通常就是一手材料。其次,有些观点,特别是对历史人物思想的辨析、评价,以及关于历史人物思想“接着说”的成份,还要参考和运用一手材料和二手材料以外的其他思想资源。
搜集二手材料主要有三种方式:①全部一网打尽。自人物所处时代以来的所有相关材料,包括专题研究性的、与所研究历史人物有交集的人物的文集,以及与该历史人物有传承关系或敌对关系的人物的文集等都要统统找到。除了海外材料,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国历代文献,近年来已陆续制成光盘,可用光盘内配置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献,依靠《社科新书目》和《全国报刊索引》即可。②近期一网打尽。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研究逐步走向繁荣,各类文献的学术价值有明显提升。可用第一种方式,把1980年以来的大陆文献统统找到。③重点期刊一网打尽。选定一定数量的重要专业学术期刊和最高层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对于每种期刊,从创刊号一直搜索到当下,把所有相关的论文通通找到;著作则利用《社科新书目》等工具书普查。后两种方式尽管没有做到彻底地一网打尽,但是近期的、最重要的有关文献已经罗致,搜索文献的时间亦大为缩短。在时间和精力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当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二、捕捉“问题”的“游击战术”
上面讲了关于历史人物思想研究中二手材料出“问题”,那么,一般而言,如何捕捉“问题”呢?先讲一个实例。
2014年上半年的一天,学校下达了一个紧急任务,要我按照一份简短的调研提纲,准备一个15分钟的发言稿,10天之后赴中南海参加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为起草一份关于协商民主的中央文件而召集的一个小型专家座谈会。于是,我立即停下手头的工作,谢绝一切活动,在家闭关,展开工作。首先,我依据调研提纲的精神,从网上下载了三四十篇关于协商民主的重要论文,然后打印出来逐篇细读,边读边写眉批,记下随感;接着反复阅读自己所写的眉批,从中选择了重要并且自己有话可说的三个问题;最后,围绕这三个问题,到出发前的最后一晚,草拟出发言稿。第二天,在火车上修改、定稿。结果,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效果良好,获得了与会专家的肯定。一个多月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组成调研组到山东专题调研协商民主问题。其间,召集山东几家主要学术单位的几位学者,召开了一次小型座谈会。学校又派我代表山东大学与会。同样是15分钟发言,但是只有两天的准备时间。这次我只选择了一个问题。发言的效果更加理想。国务院办公厅的领导在总结时,明确肯定了我的观点,与会专家也都表示赞许。随后,我对两次发言进行了整理和修改,写成了《关于协商民主的若干认识问题》一文。《人民日报内参》以记者访谈的形式专号发表了该文的部分观点。一家CSSCI期刊发表了全文,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予以转载。山东省委统战部和省社科联联合授予该文2014年度全省统战理论一等奖。2015年2月9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发布,我的文章的基本观点和有的提法与中央文件的精神是比较吻合的。
我是政治学的外行,时间又十分紧迫,为什么这件事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我担任15年政协委员,对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有相当的实际感受,以及我在科技哲学方面的研究经历和基础等。不过,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捕捉“问题”的方法较为合理。我的做法是:在尽可能搜集到的有关材料中筛选出一批核心材料;然后逐一阅读、写眉批,记下个人的心得和发现;再从个人感受比较深的地方捕捉所要研究的“问题”。在捕捉“问题”时,我至少有意识地做到了以下两点:
1.捕捉那些小而关键,且能下沉到“点”的“问题”
着眼于研究对象的关键部位,捕捉那些非常具体、非常明确的“点”上而非“面”上的问题。例如,在关于协商民主的专题研究中,我在“协商民主的适用范围”这一关键部位,捕捉到了与一个具体观点商榷的“问题”。我注意到一位政治学的权威学者提出,协商民主“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可用,如在基层,政府要拿一笔钱给社区办事,没有确定的方案,就由百姓讨论干什么好。在高层,协商民主用在不同国家的圆桌会议讨论气候问题,反恐问题等,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还有国家圆桌谈判制宪等,才可能协商民主,国家层面的决策,只能是代议民主和参与式民主。”[2]难道协商民主真的只适用于社会基层和某些国际问题,而基本上不适用于国家层面的决策吗?没有看到政治学界有人明确支持这种观点,但也没有看到有人做出正面回应。为此,我逐一反驳了协商民主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的观点和协商民主会提高行政成本、降低行政效率的观点,明确提出:民主适用的范围有多大,协商民主适用的范围就有多大。
2.捕捉那些易于扬长避短的“问题”
就是说,着眼于研究对象的关键部位,捕捉那些便于自己扬长避短的“问题”。例如,在关于协商民主的专题研究中,我在“协商民主的内涵”这一关键部位,捕捉到了这样一个具体而明确的“问题”: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是民主的两个“环节”还是两种“类型”?政治学者主张后者,并且一般认为只有这两种类型。经过研究资料并根据担任15年政协委员的实际感受,我无法接受这一观点,我认为民主的形式很多,游行请愿、舆论自由、结社和公投等都超出了上述两种民主形式的范围。为此,经过研究,我提出一个观点: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是民主的两个基本环节,而不是两种类型。这个观点为拓展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和发展民主的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什么说这个“问题”便于我扬长避短呢?因为我的专业属于哲学性质的科技哲学,以界定概念为基础的逻辑思维是自己之所长,而上述“问题”正是一个带有概念界定性质的问题;我的短处是我在政治学领域是个外行,而概念界定性质的“问题”恰好回避了诸如协商民主思想的形成、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的比较研究、协商民主的作用等涉及大量政治学知识背景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我的劣势,容易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后来我意识到,我的上述做法实质上是不自觉地运用了军事上的“游击战术”。我作为一个政治学的外行,在政治学的战场上,属于游击队: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武器装备差、力量单薄。因此,一定要避免和正规部队打阵地战,不可在政治学的“大问题”和“纵深地带的问题”上,和政治学的学者较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实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3],打游击战,专拣政治学有价值的“小问题”和带有本专业性质的“问题”,穷追猛打,打则必胜。
我认为这种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地捕捉问题的“游击战术”,不仅可供一般学者在面临时间紧、跨专业等情况下使用,同样也适用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尤其是那些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又因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压力而时间不足的研究生。
不过,必须指出,“游击战术”的要义是合理捕捉问题,而不是完全依赖点击关键词、随机从网上查找材料的做法。从网上随机查找材料的做法本身是有严重缺陷的。这样找到的材料不仅挂一漏万,而且很可能层次较低。我在关于协商民主的专题研究中,之所以能够依靠点击关键词、随机从网上查找材料取得一定成功,除了上面说到的一些原因外,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情况不容忽视:协商民主理论是国外政治学界近期提出来的,它被引进到中国,仅有短短几年的时间,因而文献数量不是太大。总之,对于“游击战术”要慎用、用好。
三、文不惮改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历代文人墨客都非常重视修改。张衡作《二京赋》十年乃成;欧阳修撰文,通常先贴壁上,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刘勰强调,对文章要细加修改,“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驰于负担”[4]等。我们应当继承和弘扬古代先贤的优良传统,树立“文不惮改”的精神。
对于论文修改,我本人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年轻时,文章写完后,通常处于一种敝帚自珍、自鸣得意的状态。所以,一个晚上也等不得,立即就投出去了。后来也许是日益珍视自己的学术声誉,逐渐发生了转变,变得越来越重视“修改”环节了。文章写完后,放在一边,待孤芳自赏的澎湃热情降下温来,再去重读论文。这时由于头脑比较冷静,所以,容易检查出毛病。就这样反复冷却,一遍遍地改。文章修改的时间远远超过文章写作的时间。说来也怪,越改,毛病发现得越多。甚至时常发现重大硬伤,如两条腿,只讲了一条,漏掉了另一条的情况都会有!至于字、词和遣词造句上的错误更是改不胜改,一直到文章清样出来后,仍然能发现错误。由于反复修改,文章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终稿和初稿一比,内容、篇章结构和题目都变了,或者终稿仅是原稿某一段落的扩展,它们已经成了完全独立的两篇文章!
目前,我已经形成了论文写作的良性循环:手头通常积压几篇处于修改过程中的文章;今年发表的是去年或前年完成的。文章不满意绝不出手。即便这样,几乎每篇稿子把最后定稿寄给杂志编辑部后,修改的热情仍然十分高涨,停不下手来。无奈,只好隔两天再寄一遍,嘱编辑“请以此稿为准”。有时,稿子已经发排,我这里却发现了文章的重要缺陷,且一时无法迅速改过,不得已,主动请求撤稿的情况也曾发生过。
通过实践,我充分尝到了修改对于提高文章质量的甜头,对于文章的修改,也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我以为,应当这样来看待文章的修改:
1.文章修改的过程是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论文写作既是研究结果的表达,也是研究过程的继续;而修改,则是论文写作的继续,当然也是研究过程的继续。论文修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设法使论文的核心问题提出得更加准确和鲜明,回答更加全面和到位等,这实际上就意味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的认识永无止境,论文的修改也永无止境。“文不惮改”的深意即寓于此。
2.文章修改的过程是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
文章的结构即是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组织方式。原则上,任何文章的结构都可以是多元的。但是,一旦主题确定,在其可能的多元结构之间,应该存在优劣之分。因此,文章结构的修改,中心任务是使结构不断优化。其中特别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审查:①完整性。检查文章的构成部分是否有遗漏,是否存在少胳膊短腿的现象。此类现象极易发生,检查起来要特别细心。②逻辑融贯性。从逻辑上说,论文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并列或递进关系,力戒交叉和包含关系。此外,各级标题的设置也很重要。标题应能画龙点睛,准确刻画相应内容的精髓,而且要力求简洁明快、工整形象。
3.文章修改的过程是字斟句酌的过程
所有的字和词,都由笔划组成,孤立地看,彼此间没有优劣和高低之分。但一旦组成句子和段落,只要立意奇峻、用词恰如其分,就会立即产生神奇的艺术效果,以至可以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引人遐想,乃至让人跃跃欲试!所以文章写好后,在修改过程中,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力争对每个字词,尤其是关键字词都精心挑选,并且运用得十分节俭、独到、恰到好处,那么,这对于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提高文章的质量,一定是立竿见影的。
4.文章修改的过程是不断自我批判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读者是带着挑剔的眼光阅读文章的。作者的修改,实际上是论文在未交付当下和未来的读者批判审查之前,预先进行的自我批判。自我批判就是自己找自己的茬,自己和自己进行辩论。例如,需要逐一反省论文的核心论点和每一个分论点是否鲜明和有新意,论据是否可靠和充分,论证是否严密和规范等等。
5.文章修改的过程是集思广益的过程
文章修改不能单靠自己,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方式让老师、同事、同学等帮助修改。每个人的学养不同、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都有可能贡献出不同的真知灼见。这样一来,文章的修改就是一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过程了。
上述五点中,前三点说的是“修改什么”,包括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后两点说的是“怎样修改”,包括自己修改和他人修改两个方面。其中,关于“怎样修改”还可以细化。这里仅着眼于集思广益,略举以下几种修改方法:
(1)就近借智。即请周围的人帮助修改。目前,我的每篇文章几乎都会发给我所带的博士生乃至硕士生修改,请他们斟酌字句,提出修改意见。在接到学生们的修改稿后,我通常会打电话,再就他们所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交流。我让学生修改文章,一点不觉得有失身份,相反,闻过则喜,哪怕只改了一个字,我都打心眼里高兴和感谢他们。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我获益良多,而且同学们参与文章的修改过程,实际上是参与我科研的过程,因而收获也颇丰。例如,我的几位博士生在与我进行的论文修改互动中,逐渐养成了字斟句酌、文不惮改的作风,也显著提高了理论思维的水平。这种效果是普通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远远达不到的。为此,我称这一做法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其实,倘若同学们之间也自发地进行这种互动修改论文的活动,也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2)公开宣讲。讲演时,人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此时,思维最连贯、最清晰,最容易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所以,能创造机会把自己的论文讲一遍,不仅可以得到听众反馈的意见,自己也能在讲的过程中使文章得以锦上添花,以及发现文章的某些毛病等。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前沿讲座,以及学校、院系举办的研究生论坛等,都是绝佳的机会;有时也可以邀请本专业和本院系的同学,自发地组织讲座。
(3)会议交流。学术会议是学术的基本建制之一,也是学术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争取机会参加学术会议,让自己的论文参与大会交流,将会受益无穷;同时,利用会下闲暇时间,积极主动地征求和听取专家们的修改意见,甚为重要。
(4)轻松闲聊。大凡真理,都一定具有普遍性,尤其人文社会科学的真理往往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通。所以,在与别人聊天时,若把论文所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巧妙地穿插进来,并且把“问题”陈述得简洁明快、浅显易懂,即便是外行,也很有可能会一语中的,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来。我本人在出租车上、火车上和探亲时,都曾收获过这种意外的惊喜。
参考文献
[1] 杜甫.偶题 [G]// 程千帆.古诗今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64.
[2] 戴志勇.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N].南方周末,2010-11-25.
[3]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G]//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04.
[4] 刘勰. 镕裁[M]//刘勰,姜书阁.文心雕龙绎旨.济南:齐鲁书社,1984:126.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