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为师 以真为师 以实为师 以爱为师

时间:2015-12-17  作者:系统管理员   点击数:

 

以勤为师 以真为师 以实为师 以爱为师
——论杨德广教授的研究生培养之道
罗志敏
 
杨德广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曾长期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等重要职务。他不仅因为曾经主导过多次成功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而被誉为我国高教界的一名敢说敢干的“闯将”[1],也是一位著作等身的高等教育专家,同时也是至今还被广大师生、行政干部时常念叨的“干实事的校长”[2]。对于他的这些成就,已有文献多有论及。作为学界的“晚辈”,笔者很难再有什么新的论述,也不敢妄加一些难有什么分量的评论。但例外且很荣幸的是,笔者曾担任过杨德广教授近两年的助教,也多次向他请教过教学、科研乃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在此过程中除了能亲身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之外,对他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那种独具“杨氏风格”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也深有体会。基于此,能写成一篇专门分析杨德广教授有关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文章,就成了本人这两三年以来一直的心愿。
杨德广教授从1995年起就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截至目前共培养出40多位研究生,并至今仍为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的研究生讲授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学、现代教育理念等学位课程,被广大研究生誉为“教书育人的良师益友”[3]。今年(2015年)恰逢杨德广教授从教50周年,为了尽可能全面且客观地梳理出他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思想及做法,本文一是采取文本分析法,收集他曾主讲过的学位课程的最近十届研究生(2005届至2014届)所提交的课程作业,从中发现并抽取了147份,它们直接或间接涉及其所讲授课程的教学情况;二是访谈法,对于文本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事实或感想,有针对性地与一些研究生进行了面对面、邮件或电话访谈,访谈对象既有以他为导师的研究生,也有曾选修其课程的研究生,他们有的已经工作多年,有些还未毕业。而在已工作的研究生中,既有大学校级领导这样的行政干部,也有普通的教师和企业员工;三是依据笔者担任其助教以来的有关谈话记录、观察和体会所获得的一些质性数据。此外,笔者还获取了一些与其相关的研究论文、新闻报道和评论、论坛发(回)帖、微博以及微信,作为本文研究的辅助资料。整个调研从20136月开始,直至20154月结束。
经过内容分析、关键词提取以及词频统计等流程,笔者发现,对杨德广教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描述或分析,主要体现在他的课堂教学、课外及生活交往等层面,并可以浓缩为四个单体词:“勤”、“真”、“实”、“爱”。本文就以此为解析框架,论述他的为师之道
一、以“勤”为师
作为师者、长者,杨德广教授经常在课堂上给研究生强调为人为学一定要勤奋,而这又主要体现在他对时间的利用和珍惜上。如他常讲:“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无异于自杀”,“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价值,就是延续有限的生命”。
就这样,他把“立志、勤奋、惜时”作为激励自己和研究生的人生警世格言。他常对学生讲“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今’,牢牢地抓住今天,而不要等待明天”,也常告诫他的学生要“管理好自己8小时之外的时间”。也正是如此,他在工作之余仍笔耕不辍,至今出版有关高等教育方面的专著40余部,发表文章500多篇。我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对他的评价是:“杨德广教授等身的著作是在繁忙的行政领导工作中,午不休、夜少眠,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爬出来的。”[4]离开大学校长这个工作岗位后,他更没有闲着,如从2004年至2012年,他撰写并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就达97篇,平均每年有12篇之多。在他看来,教师是他的天职,而科研则是他的生命之光。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尤其是主要从事研究生教育的教师,科研与教学二者皆不可或缺,教师不断进行科研,既能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也是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和关键。
他的这些丰硕的、不断推陈出新的科研成果,给他的课堂增添了极为丰富的素材,使他能将那些新颖的学术观点和自己的研究心得运用到教学中,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在一种娓娓道来式的讲授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对于这一点,来自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张艳辉博士深有体会:“(他的课)能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对教育的挑战、问题、应对措施等提出自己的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5]
 明白一个道理,采取一个做法不难,难就难在坚决地执行,一如既往地坚持。在长达50年的从教生涯中,他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杨德广教授就是用他一贯的实际行动教育了学生,感染了学生。如2006届研究生丁静林就此感叹到: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也许连我自己也不会相信,只要不是出差、上课,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几乎都会在教苑楼的办公室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每每看到杨老师辛勤工作时,我都会深受感动和感染:一个已届古稀的老人都如此勤奋,作为青年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懒懒散散、浪费光阴呢?
另据一位研究生(2007届周红霞)描述,杨德广教授工作很忙,社会活动也多,但上课从来没有迟到过一次,有时因为刚从校外开完会回来连晚饭也顾不上吃就直奔教室。而他撰写的那些论文,大都是在他忙里偷闲中写出来的。对此,2012届研究生柳逸青则描述他亲眼所见到的一次“震撼”:
有一次我跟随杨老师到西安参加一个课题调研。第二天清早我去他入住的房间叫他去楼下吃早餐,发现他居然正趴在卫生间的盥洗台上写东西。我很惊讶,没想到他却说:“在宾馆写东西,只有卫生间的光线好些。我的好些文章都是我在外出差时在卫生间里写出来的。”
此外,杨德广教授善于接受新知和新方法(如他近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借鉴应用),惯于终身学习,坚持他自己提出的“工作、学习、研究”六字方针,并一直提倡要积极动脑。为了能形成他常讲的那种“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研究—努力工作”良性循环,他提倡要锻炼好身体。他常以自己年幼时的体弱多病到现在的好身体为例,教育学生一定要坚持每天锻炼身体,“身体好是勤奋工作的本钱”、“健健康康为祖国工作50年”是他常叮咛研究生们的话。
二、以“真”为师
所谓“真”,有先哲对之有很好的解释:“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其大意就是:真就是终极的精炼、诚意,不是这样就不能打动人。杨德广教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就恰恰体现出了这种“真”,从而能让学生在一种潜移默化中学到做人做学问的大智慧,领略大境界。
一方面,体现这种“真”就是他常以“真的自己”来教育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他都是敞开心扉地与学生交流,甚至“现身说法”,把自己真实且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他从不在学生面前忌讳自己的贫苦出身以及曾经遭受的磨难和缺憾,常结合自身的过往经历、生活信条、做人原则、处世之道、养身之道、为官及为学之道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让人深有感触,深受教育。再如,“成才先成人——和研究生谈做人的责任与使命”是他常给研究生上的第一节课。他认为,研究生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但更要做一个有文化、有追求、有信仰的人。于是,他在课堂上也往往以自己为例,谈他苦难的童年、艰难的青年、磨难的中年、幸福的老年,讲成就他的三大“法宝”:一要有坚定的信仰和志向,二要勤奋,三要有抗干扰能力。他还结合自己做大学校长的经历教育学生要“对金钱看轻点,对名利看谈点,对事业看重一点”。2005届研究生谢青为此感慨道:“我觉得杨校长不仅仅是用书本上课,而且是用自己一生和为人作为教材来给我们传授知识。”
这种做法,再加上他那种充满亲和力、语气铿锵有力的讲解,使学生在他那种对“自我”真挚的述说中受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教育和影响,这也使他成为“善言”、“善道”的师者。如2013届研究生饶阿婷就对此认为:“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教学的方法,首先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榜样的力量,这使我们在学习中更深入地、全面地懂得了许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2007届研究生王俊也持同样看法:“杨老师的课看似平常,但细细品来,却发现他一点一滴的言谈举止都蕴含着他的良苦用心。”2007级研究生李玉美对此也感叹:
老师的课对许多已是研究生的同学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份久违的精神挑动。经他几番语重心长的教导,大家开始有意无意地追忆起先烈们的壮志,开始重温先贤们的豪情。只有把自己的奋斗动力建立在深厚的基础上,才可能有更高远的跨越;只有上紧了发条的钟表,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动力长久……
另一方面,体现这种“真”就是他常以“真的事情”来教育学生。这些“真的事”要么是一些现实生活中大家所熟悉的实例,要么是从他多年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亲身体验、摸索出来的,学生听后,往往不需太多的思考和分析,就能通其条理、明其精髓。对此,2007届研究生赵玲玲评价道:
老师在讲到中国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时,就会联系到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以及这种趋势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在涉及教育的产业性和公益性的问题时,他会联系到教育的属性问题、教育产业的市场支持以及现实性和可行性问题。无论涉及到任何章节的内容,杨老师都能联系到各学科的相关知识,而且他的记忆力非常好,有关教育问题的统计数字他都能脱口而出。
以上这种做法虽然使他的教学没有什么所谓的“花俏”,但却脉络精密,言近旨远。如2007届研究生胡政莲就认为:
听杨教授的课,总让人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因为他的课没有说教,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而是能让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得到验证,从而产生共鸣的观点。……他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旁征博引的讲解,让我们听他的课感觉就是一种享受。
三、以“实”为师
与他实打实、不愿坐而论道的行事作风一样,杨德广教授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实”主要体现在他教学的实践性很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他曾强调,要通过让研究生主讲课程、专题研讨、教师点评的方式,努力提高和增强他们的学习与研究的自主能力。随着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招生类型的增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了广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如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导师抱怨自己带的学生“连一段完整的话都写不好”等令人不解和泄气的话。对于这一问题,杨德广教授便提出了“能说会写”这一很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研究生培养目标。
“能说会写”,看似普通平常,却恰恰抓住了当前研究生培养尤其是教育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在杨德广教授看来,所谓“说”,绝不是简单的谈话聊天,而是能就某一话题在公开场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观点;所谓“写”,也不是简单地写一段文字,而是能够把自己的见解或观点完整无误地用文字表达出来,并能写出符合规范的、达到公开发表要求的学术论文。为了贯彻他力主的“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这一思想,杨德广教授的教学形式多样。在他的课上,不仅要求研究生以小组形式或独立在讲台上讲授某一个章节、做读书报告、专题研讨和参加学术辩论赛等,还要求写心得感想、写短评、写课程论文。这样做无疑是克服了目前许多高校研究生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形式单一(大多以研究生协助导师做科研课题为主)的弊端,大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对于读书报告,2010届研究生余倩和杨娜就谈到:“杨老师一直坚持课前给我们一刻钟时间进行一次简短的读书报告。这项作业不仅仅是在自己的准备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作为听众,我也在其他同学的报告中相当于在一刻钟内了解了一本书。这学期,我们好像都分别读了二十多本书,受益匪浅……。”至于专题研讨,2014届研究生周洋的感受是,“他安排我们‘一人主讲,人人都讲’,并要求我们不要拘泥于某一方的观点,多角度看问题,这样每位同学都要查阅大量资料,思考并阐述自己的观点,真不轻松……。”至于课程论文,杨德广教授对研究生的要求很严格,每一篇论文他都会认真、仔细地批改。对于发现的一些质量比较高的课程论文,他都会悉心指导、反复修改,然后帮助学生向一些学术刊物推荐发表。这种做法让研究生体验到了写论文的快乐,提升了他们潜心做科研的动力。至于学术辩论赛,所选主题都是经过师生几轮讨论后才确定下来,既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难点话题,也是学术上很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地准备辩论赛而不流于形式,杨德广教授不仅自掏腰包准备奖品,还会在当天聘请一些老师、高年级研究生作为评委,并邀请其他学院的研究生前来观战,所以现场“火药味十足”。
另外,这种“实”还体现在他的课从来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或套路,总是根据学生以及课程的特点不断做出新的调整,但是有一条不变的逻辑就是,他给学生安排的学习任务与他的授课内容一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研究生从广泛收集资料、到阐述自己的观点、再到整理成论文的一系列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的能力。对此,2013届研究生陈欠时以他所讲授的高等教育学课程为例,总结道:“杨老师的这种既‘说’又‘写’、循环往复、层层递进的教学过程使我有一种‘成就感’:这不仅让我能以比较专业思辨的口吻清晰地向他人表达我的观点,还能尝试着写学术论文了!”
所以,凡是选修过他的课的研究生,一学期下来一个比较深的感觉就是 “很忙”、“很累”,但又很“充实”,“收获很大”。目前,为了体现他的这种“实”,杨德广教授又尝试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整合到2014级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类似“头脑风暴”式的研讨中经受学术锻炼,以培养他们信息的收集、消化能力以及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爱”为师
在研究生们的心目中,杨德广教授不仅是一位在学习上“严在当严处”的师者,也是一位“爱在细微中”的长者。他的办公室、客厅里常常挤满了来访的学生,大家或坐或站,听他谈人生的智慧、交流做学问的方法。学生们每临人生选择的重要关头,如找工作、调换工作、是否继续学习深造乃至婚恋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总是杨老师,希望听听他的想法和意见。
他在学习及生活上关心、爱护他的每位学生。每逢节日假期,他都会召集研究生到他家聚餐。有研究生统计过,每年到他家聚餐不下十次,几乎是逢节必聚。每次聚餐,他一方面忙前忙后,准备食材并亲自动手烧饭做菜,一方面也招呼大家每人都自己动手做一个菜,并在此过程中亲切地与大家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以及个人婚恋问题等,这尤其让那些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研究生们感受到慈父般的关爱。除此之外,他每年还会召集他门下的应、往届学生回母校参加“阳光之家”大聚会,并坚持包括餐饮、外地学生住宿在内的所有花费都由他来支付。
谈到这样做的原因,杨德广教授认为:一是他们大都是外地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把他们邀请到我家里来,聚在一起,希望他们能体会到一点家的感觉;二是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一种相互影响,请学生过来吃饭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因为,同学相聚自然能增加包括学习方面在内的交流,培养感情。我还每次邀请一些居住在附近的往届毕业生也加入进来,这样就能更大范围地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三是还希望在此过程中能培养他们在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大气、大度、大方,并且要有爱心。
卢梭在《爱弥儿》中有一句极有内涵的话:“教育需要爱。”近些年来,除了延续他对学生的关爱之外,杨德广教授还把这种关爱延展到整个教育,即从事他的教育慈善事业。如2010年他卖掉自住的房子筹集了300万元用于捐助三所学校的贫困生和优秀生;2012年他又捐助80万元用于帮助甘肃4所乡村学校的贫困生;2015年他代表“阳光慈善之家”向上海海湾大学园区捐赠了6000棵用于校园绿化的树苗;每年他都向上海师范大学“爱心基金”和教育发展基金会捐款且捐款数额逐年递增;等等[67]。目前,他又给自己定下了“有生之年至少要资助3000名贫困生和优秀生”的目标。
杨德广教授曾是一位生下来仅靠吃豆渣养活、小时候因为跳入寒冬刺骨的池塘里打捞家中唯一一把镰刀而冻得险些丧命的农民儿子。现如今,他也不是财大气粗的老板,更不是坐拥万贯家财的富翁,但是,与他一直坚持的“勤奋有为”一样,杨德广教授在用他的那种坚韧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常给学生所讲的“大学不仅要有大师、大楼,还要有大爱”的思想。当然,他也深知在教育慈善方面个人力量的有限,于是近年来他还在无意中扮演着一个被媒体称颂为“点燃者”的角色[2],即他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言语带动了他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事业中来。在这些被他“点燃”的人当中,既有不愿透露姓名、以“杨德广帮困基金”名义一次性捐款200万元的企业家,有罹患恶性肿瘤、在病床上仍坚持认领“一对一”资助对象的、年逾六旬的翁敏华教授,也有自己的儿女,甚至还有自己未成年的孙辈。
更为重要且有意义的是,他的这种“点燃者”角色还影响、教育了他的一届届学生。如他已毕业的研究生李福华、陈润奇、靳海燕、陈敏、朱炜、刘岚、汪怿、向旭、季成钧、吴海燕等在听说他资助32名中小学生并计划一直供他们读完高中、大学的事迹之后,也纷纷追随和效仿他的行动,按照对方提供的名册认领贫困生并“一对一”予以重点资助,有些还拉上家属领取“双份”,有些还专门从外地赶过来认领。2014年年初,当杨德广教授打算全部包下当年剩余的4个资助名额时,没想到他的学生陈敏只是在其微信圈里“一招呼”,竟一下涌来20多人前来争抢[2]
杨德广教授不仅是教职员工眼中的“平民校长”、“绿化校长”、“自行车校长”,在学生眼中更是平易近人,坦诚待人,没有一点校长或大教授的“架子”。他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成就,不仅使他赢得了学生的崇敬和爱戴,也获得了来自政府和社会的众多赞誉。2014年年末他作为老干部的杰出代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8]。对于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却延续着与他在高校管理、科研等方面同样的谦逊,这就如同他时常对学生所讲的那样:“我一直认为自己水平不高,但是我认为,水平不高,态度就要好。”“要做好自己,但求有为,无愧。”
方寸讲坛载仁者心怀,广阔人生显智者风范。杨德广教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付出的真情和心血、所体现出来的精髓思想、独到的见解以及方式方法,既是他仁者、智者人生的体现,也是永远值得我们这些高校教师自我鞭策的动力和效仿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杨德广.教育新视野新理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序言.
[2] 李晔.“活明白”的大学校长[N].解放日报,2015-01-20.
[3] 罗志敏.无为何入世,入世有所为——记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杨德广[J].高等理科教育,20136):121.
[4] 蔡正青.“慈善校长”杨德广永远是精神的领跑者[EB/OL]. 2015-05-04.光明网,http://bbs.gm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34613.
[5] 张艳辉.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辛勤耕耘者——杨德广教授高等教育学术研究述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11.
[6] 史静静.杨德广基金惠及环县5所学校,捐赠29万午餐资金[EB/OL]. 2015-05-02.甘肃新闻网,http://www.gs.chinanews.com/news/2014/09-16/241203.shtml.
[7] 李一能.捐赠柳竹苗,慈善绿西部[N].新民晚报,2015-04-08.
[8] 刘林.习近平今年表扬的老干部[EB/OL]. 2015-05-03.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128/c1001-2611 0510-2.html.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年第9期)


至于“道”,先哲们曾对它做了充满哲理和想象力的阐释,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和“道法自然”,庄子的“盗亦有道”和“道无不理”等。现如今,“道”的内涵通过不断演变和发展,在不同的学科范畴中呈现出多维性的理解。本文中的“道”特指“为师之道”,意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遵循或采取的某种规律、规范、准则或具体做法。
见《庄子·杂篇·渔父三十一》。

关闭

Copyright©2022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研究生院邮编:221116